隨著注塑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,要想獲得漂亮零瑕疵的制品,除了設備要不斷更新升級之外,正確選材和對所選塑料性能的熟悉掌握也是極其重要的。
1.流動性
受熱后熔融狀態的塑料,在壓力作用下,充滿整個型腔的能力叫流動性,一般用專業流動性測試模具來進行測試。
同一種類不同牌號的塑料的流動性均不相同,不同結構的塑件對塑料的流動性提出不同的要求,塑料的流動性與成型溫度和壓力等條件密切相關。
通常,若流動性太大,一方面會使熔料充填不緊密,造成制品的疏松,影響產品質量;另一方面流動性太大,注塑件周邊容易出現披鋒(毛邊)粘模及噴嘴流延,造成水口堵塞。而塑料的流動性過小,對于結構復雜流程較長的塑件,注塑時流動困難,易出現缺膠、縮水等現象,產生大量廢品;或必須用高壓條件注塑,容易造成塑件內應力過大。我們要根據產品結構、大小、厚薄情況,選擇流動性合適的塑料成型。
2.吸水性及揮發物含量
在熱塑性塑料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水分及揮發物,適量的水分有增塑的作用。如果塑料中的水份及揮發物超過一定的比例時,則會在注塑時出現很多問題(如:降解、發霧、強度降低等),嚴重時可產生氣泡(銀紋)、表面粗糙,對于透明制品透光性被破壞(渾濁不清)等不良現象,對精密塑件很難保證其精度。但是絕對干燥的塑料會引起流動性降低,脆性增加,成型時充模困難,也是不可使用的,這一點要特別注意,有的人認為塑料干燥得越充分越好,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。
引起塑料中水分和揮發物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;
A、塑料樹脂的平均分子量低;
B、塑料樹脂在生產時沒有得到充分的干燥;
C、吸水性大的塑料因存放不當而使之吸收了周圍空氣中的水分,不同塑料有不同的干燥溫度和干燥時間的規定。
常用塑料的含水量與干燥溫度 (實例)
3.收縮率
產生收縮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:
A、塑料具有比金屬大得多的熱收縮(大一個數量級,約十倍);
B、塑料制品在硬化后并非剛體,在脫模后塑件有一定的彈性回復;
C、剛脫模時,壓力開始降低,但塑件仍然貼在模壁上,制品發生塑性變形;
影響收縮率的因素有塑料的性質成型條件模具與制品的設計.無定型塑料的收縮率小于1%,結晶型塑料的收縮率均超過1%,結晶性塑料注塑的制品,具有后收縮現象,需在冷卻24小時后進行測量其尺寸,精確度可達0.02mm。
4.塑料的加工溫度
塑料的加工溫度就是達到粘流態的溫度,加工溫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范圍(從熔點到分解溫度之間)。在對塑料進行熱成型時應根據制件的大小、復雜程度、厚薄、嵌件情況、所用著色劑對溫度的耐受性、機臺性能等因素選擇適當的加工溫度。
常用塑料的加工溫度范圍如下表所示:
為何在注塑生產中溫度計所反映溫度??筛淖?而且同一制品(同一模具)放到不同機臺生產時所設定的溫度可能不相同?實際上塑料的熱成型溫度是相對固定的,只是由于采用的測溫方法、測溫點布局及溫度感應器的性能差別才造成上述差異。溫度指示控制儀上顯示的溫度并非料筒內熔料的實際溫度,而是間接的、局部性的溫度。
5.注塑成型前需了解的塑料性能
每個注塑工作者在設定注塑工藝條件時,需要徹底了解所用塑料的相關性能,才能科學地設定工藝條件和分析注塑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。
A 塑料的種類、牌號
了解塑料的成份、性能時考慮的因素;
B 塑料的密度
(設定多段射膠的位置時考慮的因素);
C 塑料的吸濕性及允許水量
設定干燥條件時考慮的因素
D 塑料的玻璃化溫度、熔點、分解溫度
設定料筒溫度時考慮的因素
E 塑料的熔融指數FMI
設定注射壓力、背壓時考慮的因素);
F 塑料的結晶性
設定模溫/料溫時考慮的因素);
G 塑料容許的注射壓力范圍
設定注射壓力時考慮的因素;
H 塑料在料筒內容許的停留時間
設定殘料量及停機時考慮的因素;
I 塑料的成型收縮率
設定模溫/料溫/壓力時考慮的因素:
J 塑料成型時的模具溫度范圍
設定模溫時考慮的因素;
K 其它性能
如:耐化學性、熱變形溫度等)在塑件后加工時考慮的因素;
一些常用塑料的流長比和型腔壓力